欢迎来到蜗牛兼职网!

成功简历的制作经验分享

类别:简历技巧  时间:2011-11-07   已浏览: 1988 次







每天起早的第一件事是开电脑,而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是看就业信息网上的通知和新加入的企业,然后刷新我在各个求职网上的简历。瞅到有要我们专业的或者一点儿字义相关的专业的公司,要开宣讲会了,就赶紧打印份简历带过去。也不管是在哪儿,就想把自己尽快交出去。接着等通知面试,去就业中心的面试房间外死等〔当然之前的公司并没有我特别想去的,所以也就没去磨,直到东方来了。

完了又等着同学从就业中心拿回投过的简历,有的东西还可以回收利用,呵呵。

写简历是个严肃的事。它的模板网上可以随意搜索,但内容必须自己充实。这个时候你才发现它是那样特别。一份简历,它让你回顾过去的日子,整个大学期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参加了什么活动,得了多少奖学金,评了几个荣誉证书,考试成绩又咋样。你会发现这时候你看了多少书弹了多少琴爬了多少山下过几次海谈过几次恋爱喝醉几次酒上过几次通宵做了几次k歌之王等等在这里都无处可写。

我的简历是那样简洁,六大点:个人信息,专业技能,实习经历,社会实践,主要优点,爱好特长。结果只排了一页还不能满,然后加了一段无用的专业课进去。

修修改改,改改修修。排好了简历,自己看看,最满意的也就那张头像了,呵呵。有个段子是某天我去彩打简历,我去取简历时有个妹子在打印机前,她回头看了看我没管我,然后自己拿了刚出来的我的简历。我以为她要给我,结果她拿着给旁边的她朋友说了句:看这简历还不错,这头像还挺帅的。接着又放回去了。我囧了,忍不住拍拍那女生肩头提醒一下那是我的简历麻烦帮我拿下。结果那女生惊异地说了句:啊,原来是你的!我还有以为是那个的呢……她指着旁边一正在操作电脑的哥们儿说。好吧,无所谓,我其实已经在窃笑了。

彩打的简历其实真的要好看些。我选择了一些自以为的优点用红色标注以示突出,诸如“吃苦耐劳”“学习能力强”等,在画的时候还真是惭愧不已。这些与其说是我的优点,倒不如说是我想要的优点。很多时候我们都这样,喜欢在自己脑子里构造一个自己。那个自己敢作敢当,潇洒大方,聪明睿智,冷静沉着。他拥有你想要拥有的一切优点,但他恰恰不是现实的你。

相关文章阅读

1、网络成为创业市场主力军 《福布斯》最新公布了2011年全球富豪榜,美国Facebook和Groupon两家创立不久的网络公司中,多位年轻创始人名列其中。尽管目前美国经济还在复苏中,不少人仍积极投身于创业大军。而新一代

2、得罪上司的解决之道 只要我们还是打工一族中的一员,有意或无意中得罪上司都是有可能的。有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对方引起的,但不管谁是谁非,“得罪”上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还不曾想过调离或辞职,就不

3、大学生创业转战微博开小店 把美丽的校园风光拍成明信片,借助微博小店大做广告吸引毕业生帮衬,近日,广外的一群热爱摄影的学生不仅赚了钱,还赚了人气。记者发现,不少大学生像他们一样在微博上开个小店赚点零花钱,既好玩又能赚钱。

4、人生何需“攀比” 身处职场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有时坚强挺了过来,有时就被挫折打败;或许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有些诱惑也就一笑置之,而有些诱惑却能让自己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拨。不要怎么样,无欲则刚,假如

5、职场受宠红人的五大典型特征   1、低调忠诚   国内十大企业老板身边的第一红人进行分析,这些老板有男有女、横跨老中两代,十位深获重用的亲信则从五年级到三年级都有,他们仅有少数几位拥有国外名校学历,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超时工作,但对

6、传统文化论文: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各派“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地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

7、最创收的大学生创业园 每当有客人来工厂参观,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创业大学生陈彦君总要“忆苦思甜”。在团区委和区创业办的支持下,她创办的成都运蓉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从农家小平房搬进了标准大厂房,生产流程和工艺更加规范,产品不仅销

8、找工作可以不“拼爹” 大学生就业机会更显公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2011年,我市在就业政策方面有哪些“给力”的举措?带着市民的期盼,近日,记者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自主创业:能获得资金支持 为引

9、网络创业收入可观 目前,受客观金融环境影响,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放缓,这导致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网络创业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以低风险、低门槛、收益快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

10、专业不等于生活 经常听到已工作很多年的老同学或同事抱怨“大学时选择了专业,导致了目前悲催的生活”。聊天时,絮絮叨叨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在发劳骚。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把自己逼入了“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